喝更干凈的水、呼吸更清潔的空氣、享受更優美的環境是老百姓的熱切期盼。《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衛藍天、保衛碧水、保衛凈土,不斷增進全省人民綠色幸福感。代表、委員就此熱議,為污染防治建言獻策。
源頭減排,改善空氣質量
藍天白云、空氣常新是民心所向。方勇華委員建議,借助大數據分析,對所有監測點的數據實現同步在線分析,及時找出大氣污染的“罪魁禍首”,根據不同污染源采取針對性措施。結合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建設,針對復合型大氣污染開展系統的實驗模擬研究,揭示大氣復合污染形成機理并量化其環境影響,從而預測不同區域背景下大氣復合污染及其環境效應的發展趨勢,提出控制思路,為政府部門治污提供技術支撐。
“綜合治理大氣污染,要騰籠換鳥,以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企業節能減排。”完顏旭輝代表說,綠色發展的新時代已經到來,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得一時的經濟增長,要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速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產業,花大力氣振興無污染或少污染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解決霧霾鎖城等突出問題,打贏藍天保衛戰。
段麗瓊委員建議,堅持科技引領,讓防治更有力,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引導企業落實煙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技術改造項目,對達不到標準的落后產能堅決淘汰;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業的支持力度,積極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加快最新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
多管齊下,呵護碧水長流
水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資源。然而,一些地方水環境較差,尤其是城鎮黑臭水體看得見、聞得到,直接影響周邊居民的幸福指數。
關于水污染防治,民建安徽省委建議,加強工業園區環境保護。一些工業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未全部配套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地下管網錯接漏接,雨污混流污染河道等。為進一步加強工業園區環境保護,要嚴格執行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加快工業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工業園區環境管理機構,推動環境監管觸角向下延伸;鼓勵工業園區向社會購買環境監測、污染治理等第三方環境服務;以物聯網技術為抓手,加快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嚴格執行環保考核問責機制。
錢麗萍代表提出,建立長效生態補償機制,穩定維護新安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良好局面,樹立全流域生態環保理念,發揮中央補償資金的引導作用;建議盡快出臺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區域生態補償辦法,明確補償標準、補償方式和考核辦法。
“改變單純的補償金形式,建立多種形式的補償方式。 ”蘭曉娥代表建議,將水流、濕地等納入補償范圍,根據生態價值、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將綜合補償與分類補償相結合,統籌考慮地區國民生產總值等因素,合理確定補償標準。生態保護補償資金應用于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經濟發展、生態修復、生態工程建設等方面。
整治臟亂,美化農村環境
在廣袤的農村,一些地方存在環境“臟亂差”問題。從中央環保督察轉辦件看,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問題是群眾投訴舉報的焦點。作為深化美麗鄉村建設“重頭戲”,我省積極開展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三大革命”。
“我省基層從事環保工作的人員少,農村環境保護缺乏監管。 ”齊道貴代表建議,在農村村委會或農村社區設立兼職環保協管員,并落實管理機制。兼職環保協管員可以在村“兩委”班子成員中選聘,也可以在有責任心的黨員、村民代表中選聘,津貼由省和地方政府分級負擔,并制定嚴格的管理考核制度。
“在農業生產中,濫用農藥等問題突出。 ”方書蓮代表建議,加強農村環境整治,要注意農藥濫用的問題,給農民朋友講清楚濫用農藥對環境、對食品的危害。相關執法部門也要行動起來,加大對濫用農藥等行為的懲處力度。
姚躍傳委員建議,建立鄉級農村改廁工作統籌協調機制,制定農村改廁質量管理制度,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和合同管理制;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鼓勵企業或個人出資進行改廁后檢查維修、收儲清運、糞渣資源利用等相關工作,形成管收用并重、責權利一致的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群眾監督機制,公開監督電話,設立舉報信箱,暢通投訴渠道,將群眾滿意度作為評價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據。(記者 夏勝為 桂運安)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