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吃、文創手作……11月13日,由合肥新站高新區管委會主辦的“皖美金秋·尋味新站”2025年新站惠民生活季活動舉辦。在長空公園的運動場上,人們不僅能品美食、玩游戲,還能領取普惠消費券,滿500元減100元、滿200元減40元、滿100元減20元等,涵蓋百貨、餐飲等多種消費場景。
近年來,這樣具有煙火氣息的活動,在全省各地頻繁組織開展。通過大力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強化流通創新,釋放消費潛能,我省消費市場繁榮度不斷提升。
2024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萬億元、總量居全國前9。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由2020年的5.9%提升至2024年的46.7%,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從2020年的35.5%提升到2024年的42.7%。我省品質化、多元化、差異化消費趨勢愈發顯著。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促進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
堅持把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起來。今年前三季度,滁州簽約、開工、投產文旅項目138個,同比增長72.5%,投資總額228.3億元,同比增長23.9%。第十屆中國農民歌會、江淮分水嶺的星空、“二十四節氣里的滁州味道”、瑯琊山叢林消暑季、“出彩滁州人”等一批精彩活動、消費新場景,為內需市場注入了活力。
跟著賽事去消費、跟著賽事去旅游,是當前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的“熱門模式”。11月9日,“太平湖杯·2025黃山國際鐵人三項賽”在黃山太平湖水域鳴槍開賽,吸引全國及世界800余名鐵三運動員及愛好者齊聚黃山。
自然環境絕佳的黃山市,宛如天然的生態運動場和戶外健身房,是舉辦騎行、越野、水上及低空運動等戶外運動的絕佳之地。利用資源稟賦,以“賽事+文旅”激活全域旅游新動能,今年以來,黃山市舉辦規模體育賽事活動超130場,吸引海內外26.87萬人次來黃山參賽觀賽、旅游觀光和洽談貿易,賽事共帶動消費超19.34億元。
消費作為連接生產與生活的關鍵紐帶,不僅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更是人民生活品質的直接映射。
省商務廳有關負責同志表示,面向“十五五”,我省將聚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大力推動零售業創新提升,著力培育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積極創建國際化消費環境,努力構建多層次消費中心城市矩陣,加速消費載體轉型升級,加快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進一步增加優質消費供給,有效釋放多元化、差異化消費潛力。
專家解讀
向新向智,打造更多元消費場景
“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其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近年來保持高位。”商務部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任興洲認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要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就業、穩預期、增強公共服務供給等,這些是夯實消費能力的基礎。同時,也要通過優化商品服務供給、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打造多元化消費場景,進一步提升消費意愿與體驗。
當前,經濟運行面臨供給局部過剩與消費相對不足挑戰。任興洲認為,從“十五五”規劃建議來看,今后將更強調供需相互牽引,推動實現供給和需求更高水平動態適配。商貿流通業作為連接供給與需求的關鍵樞紐,需發揮“反彈琵琶”作用,引導制造業優化供給結構,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
培育十億級商圈數量超過50個、打造79條省級特色商業街、每年超200家品牌首店落戶安徽……近年來,我省商貿流通體系日益完善。任興洲認為,面向“十五五”,安徽在商貿流通領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首先要向新而行,即創新。”她說,“這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文化創新以及融合創新。”比如,推動商業、旅游、文化、體育等產業深度融合,通過場景創新賦能商業躍升;引入賽事、文化等元素,打造顯示度高、帶動力強的消費新場景,激發消費潛力。
其次,向智而行,即數字化轉型。任興洲指出,如今,數字化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在零售業中,如何利用數字化和智能化,結合人工智能(AI),深入滲透到從商業導購、采購到銷售、售后服務的整個鏈條中,推動實體商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這是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的重要發展方向。
最后,向綠而行,強調的是綠色發展、環保和循環經濟。她建議,通過完善綠色消費激勵機制,加大綠色產品服務供給,推動商業節能降耗,健全再生資源回收與二手商品流通體系,引導綠色生活方式,打造綠色商貿流通業。
此外,任興洲還強調,當前商業不再局限于銷售商品,更多的是在經營服務。面向“十五五”,如何進一步完善15分鐘便民生活圈?如何為老年人、兒童等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
“在另一個領域——安徽省的縣域經濟也增長迅速。接下來要如何推動零售業進一步下沉,深入到縣域和廣闊的農村地區?其中蘊藏著安徽省零售業發展的巨大空間。”任興洲說。(記者 彭園園)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