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安慶市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認真組織并落實鄉鎮(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各項目標任務,在完成涉及機構編制領域的鄉鎮(街道)機構限額管理、統一規范設置的基礎上創造性提出建立“機構+平臺+崗位”職能體系,以“四維考核”為抓手,推深做實鄉鎮(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持續為基層減負賦能。
一是在機構上,明確除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市場監管所、自然資源和規劃所繼續實行派駐體制外,縣(市、區)直部門設在鄉鎮的派駐機構編制和人員全部下沉到鄉鎮(街道),在編制和人員下沉的基礎上組建并設置內設機構和事業單位,實現了基層各類機構編制和人員力量的真正強化、行政和事業人員晉升渠道的真正暢通。
二是在平臺上,除常設內設機構和事業單位之外,明確搭建黨群綜合、經濟發展、平安建設、綜合執法、為民服務“五大”工作平臺,全市153個鄉鎮(街道)實現全覆蓋,分別明確鄉鎮(街道)領導牽頭協調,實行模塊化管理,將鄉鎮(街道)范圍內的各類機構、組織及人員納入平臺,由鄉鎮(街道)統一調度指揮,增強鄉鎮(街道)工作統籌能力。
三是在崗位上,根據基層工作特點、區域發展實際和機構平臺職責界定(例如宿松縣在基層因地制宜設置產業培育、技術指導等崗位),打破人員身份界線,將鄉鎮(街道)所有人員明確具體工作崗位,允許一人多崗、一崗多人,實現了宏觀上有靈活機動的工作統籌、微觀上有職責明確的崗位設置,既統籌又分工、既穩定又靈活。
四是在考核上,對除縣管干部以外的其他所有鄉鎮(街道)工作人員實行“四維考核”,例如桐城市明確了一維崗位賦分,實現干多干少不一樣;二維考核評分,實現干好干壞不一樣;三維綜合得分,實現干與不干不一樣;四維專項加分,實現擔當與不擔當不一樣,相應的年終績效考核以總得分按若干檔次進行區分。
當前,安慶全域已全面推廣落實并得到了基層干群的普遍贊成,基層條抓塊統更加有力、人員力量本質加強、權責界線更加清晰、干事創業積極性廣泛激勵,形成了破解基層“小馬拉大車”,有效為基層減負賦能的“安慶經驗”。(王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