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產權村衛生室轉為鄉鎮衛生院延伸醫療服務點是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改革探索。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濉溪縣將村醫納入鎮衛生院編外聘用職工管理,進一步提升鄉村衛生一體化服務能力,為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提供體制保障。
一是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彰顯改革決心。公有產權村衛生室轉為鄉鎮衛生院延伸醫療服務點作為本年度重點改革任務之一,重點是對納入鎮衛生院延伸醫療服務點的村衛生室實行行政、人員、業務、藥品、財務、績效、薪酬七個方面統一管理。改革內容多,要求高,時間緊,涉及衛生、機構編制、人社、財政、醫保等部門。濉溪縣相關部門積極受領改革任務,加強協同,通力合作,認真落實改革要求,保質保量完成改革任務,以務實高效的工作,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彰顯了改革的決心。
二是解決村醫后顧之憂,村醫工作安心。由于鄉村經濟發展水平有限,村醫收入水平相比于縣城和鄉鎮還有較大差距,收入不穩定,難以做到“旱澇保收”。村醫在治病救人的同時,還必須考慮到薪酬待遇、職業發展、生活保障等現實因素,思想顧慮多,難以安心崗位。針對上述問題,濉溪縣委編辦通過將村醫納入鎮衛生院編外職工管理,解除村醫后顧之憂。鎮衛生院以村衛生室年度收入情況,扣除運行成本并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全部用于人員薪酬、社會保障支出。將村醫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納入保障范圍,按照企業繳費基數、費率基礎標準保障。村衛生室的人員培訓、學歷提升、職稱晉升納入所在衛生院管理。通過上述舉措,解決了村醫的待遇和保障問題,能夠安心工作。
三是推動衛生資源下沉,群眾看病放心。延伸醫療服務點藥品由各衛生院全面保障,納入衛生院藥房統一管理,強化延伸醫療服務點與縣鎮兩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與衛生院統一目錄、統一采購、統一支付。通過建立完整的藥品購銷、驗收記錄,按月盤存,嚴禁延伸醫療服務點私自外購藥品,降低群眾用藥支出,解決群眾看病貴的問題,使群眾拿的起藥,看得起病,切實得到實惠。
鎮衛生院將延伸醫療服務點日常業務納入衛生院統一管理,每月至少組織轄區內延伸醫療服務點工作人員召開一次例會,加強業務培訓,督促履行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分級診療等職責。鎮衛生院對適宜延伸醫療服務點開展的業務可以逐步推動下沉,也可以根據業務需要將衛生院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下沉至延伸醫療服務點工作,通過“傳幫帶”的方式,不斷提高延伸醫療服務點的業務水平,實現群眾小病不出村、有病及時醫,既方便了群眾,也減輕了縣城和鎮醫院的就醫壓力。(王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