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豐縣委編辦緊緊圍繞全縣發展大局,立足主責主業,創新思路方法,著力推改革、強保障、配資源,將機構編制資源向重點民生領域傾斜,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
以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為“出發點”,做好“優化文章”。一是緊盯經濟發達鎮改革優化服務體系。深入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優化經濟發達鎮機構編制資源配置,加強鎮村(社區)為民服務中心建設,整合公共服務和行政審批職責,探索為民為企服務新模式,致力實現“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全力打造綜合、便民、高效的政務服務平臺。二是緊盯教育領域優化資源配置。通過新設立、撤銷、優化調整等方式,不斷優化中小學布局,確保與全縣發展規劃相一致,近年來,共優化調整近20所中小學校。同時,根據全縣中小學布局調整、學生人數變化、教職工結構變化等實際情況,每年對全縣中小學教職工編制進行及時調整,重新分解,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三是緊盯開發區建設優化管理架構。綜合考慮開發區功能定位和形態特征等要素,印發實施開發區“三定”,厘清職責邊界,優化機構設置,精簡機構數量,切實推動開發區職能歸位,著力抓招商、推創新、提效能,推動形成優化協同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以推動機構職能轉變為“著力點”,做好“整合文章”。一是深化鄉鎮執法體系改革。整合執法資源,下沉執法力量,持續深化鄉鎮“一支隊伍管執法”,在全縣各鄉鎮組建鄉鎮綜合執法隊,為鄉鎮所屬副科級單位,推進行政執法權限向基層延伸,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治理體系。二是推進醫療保障體系發展。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將原分散在縣社保中心、醫保中心的各項職責整合到縣醫保局及所屬事業單位,實現醫保基金辦理全流程均由醫保局一個部門負責。同時,設立長豐縣醫療保障基金安全監管事務中心作為醫保基金監管專門機構,保障醫保基金安全監管到位。三是完善城市管理體系建設。以解決多頭管理,理清職責交叉為主線,明確城管、住建等縣直相關部門及鄉鎮屬地在城市管理領域方面的職責,圍繞行政權力歸屬,理順條與條,條與塊之間的關系,確保了部門之間銜接有序。格局清晰。同時,將各部門城市管理職責納入社會治理智能平臺“一網統管”,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以提升資源使用效益為“支撐點”,做好“管理文章”。一是從嚴從細做實編制管理。嚴格審核全縣各機關事業單位申報的招錄用編計劃,以實名制系統為基礎,綜合考慮實有人員、空編情況、擬退休人員等因素,合理核定人員補充計劃。健全聯動審核,加強與組織、人社、財政部門的協作配合,形成部門間高效配合的運行機制,確保各類數據真實、準確、一致。二是高質高效助推人才引進。將編制資源向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傾斜,積極配合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等單位開展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招聘、高層次人才引進、教師招聘、基層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招聘等工作,著力引進緊缺急需人才、改善人員結構,保障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民生領域需求。三是借機借勢盤活編制資源。以事業單位改革為契機,收回事業編制19名,盡可能地將有限的編制資源用在“刀刃上”,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