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科學設置機構、合理配置職能、統籌使用編制,近年來,巢湖市委編辦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務發展大局,不斷創新管理,提升服務保障水平,下好“三步棋”,推動機構編制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以改革為抓手,優化機構設置職能配置。通過深化機構改革,以轉變職能為核心,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完善健全機構職能體系,持續推進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不斷提高履職服務能力水平。一是以機構改革為抓手,推動市直部門職能機構設置優化調整。以推進黨政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重新組建或優化機構設置,對職能相近或交叉的部門進行整合,優化職能配置。完成調整優化黨政機構和職能任務38項,其中黨委機構改革18項、政府機構改革20項。改革后,巢湖市黨政機構設37個,比原來減少3個,精簡8%;根除“事業局”22個;清理規范掛牌機構實體化9個。二是以街道改革為抓手,推進街道明責、賦權、增能、減負。按照構建簡約高效基層管理體制要求,進一步明確職能定位、精簡優化機構設置。街道內設機構統一按照“一辦七部”(即黨政辦公室、黨群工作部、城市管理部、社會事務部、社區建設部、平安建設部、經濟發展部、生態環境部)設置,整合原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等4個事業單位,重新設置事業單位“兩中心”,即“黨群服務中心”和“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三是以執法改革為抓手,整合分散的執法機構為一支執法隊伍。從源頭上全面梳理、規范和精簡行政處罰、行政強制事項,最大限度減少行政執法事項,并實施清單化管理,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行政強制權。在市場監管、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等領域成立綜合執法隊伍,整合分散的執法職能由一支隊伍統籌調度。改革后,各部門執法機構由原先的單打獨斗變為現在的整體聯動,執法效果得到明顯提升。
二、以統籌為手段,建立編制動態調整機制。近年來,巢湖市按照“嚴控總量、統籌使用、有增有減、動態平衡、保證重點、服務發展”要求,加大編制統籌調配力度,優化編制資源結構。2019年機構改革后,涉改部門在職能調整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減,為進一步統籌機構編制資源使用效益,堅持瘦身與健身相結合,統籌做好機構編制“加減法”。一是對職能弱化領域做“減法”,加大“小弱散”單位撤并整合力度。結合深化機構改革、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等,加大對“小散弱”事業單位撤并和職責相近事業單位整合力度,壓縮事業單位機構編制規模。如對市路橋工程處、市地產評估事務所、市園林管理處等30多家規模小、職能弱化的單位進行撤銷整合、規模壓縮,收回編制190多名。二是對重點加強領域做“加法”,加大重點領域機構編制保障力度。堅持加大改革調整和統籌調劑力度,將盤活編制資源向巢湖城市建設的重點領域和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用編需求傾斜。如在發改、經開區等經濟發展主陣地,在公共衛生應急、教育、民政、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等民生部門均給予有力的編制保障。2019年以來,統籌使用180多名編制,涉及20多個部門。
三、以發展為根本,提供人才引進服務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近年來,巢湖市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創新舉措、完善機制,為人才引進提供保障。一是為引進緊缺性專業人才建立“專項編制庫”。為全面落實人才強市戰略,優化人才素質結構,建立緊缺性專業人才“專項編制庫”,用于面向“985”、“211”等高校,引進一批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部門所需的緊缺性人才提供編制保障,如發改、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經開區等部門。目前,在相關領域已使用人才專項編制 42名。二是為引進教育衛生領域人才開辟“綠色通道”。為進一步加強鄉村教師、醫生隊伍建設,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提升鄉村醫療服務水平。根據全市基層教育、衛生領域人才需求情況,統籌考慮,預留專項編制,用于定向培養招錄鄉村教師和醫生,不斷強化基層教育、衛生領域人才隊伍建設。目前,已陸續預留專項編制83名,用于定向培養鄉村教師、醫生,促進了全市鄉村教育衛生領域事業的健康發展。(丁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