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的“起源地”。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安徽通過部署整省推進城市生命線相關工程建設,全力打造高效靈敏的預警處置機制。
為了把安徽建設為城市生命線安全發展先行示范區,全省積極構建省市一體的安全監測網絡,建立覆蓋重點領域的城市生命線安全監測“一張網”。依托數據庫,匯集17萬公里地下管網基礎數據及1230平方公里范圍內地上構筑物模型,建成省級智慧監管平臺。
開展城市生命線安全風險評估,區分風險等級形成“風險四色圖”及風險清單,在重大、較大風險點位累計布設前端感知設備26萬余套,實時監測地下管網3.6萬公里、橋梁325座,實現城市重點風險區域精準布控。
打造高效靈敏的預警處置機制,成立16個市城市生命線安全監測中心,實行7×24小時監測值守。建立三級預警聯動處置機制,按照監測預警等級,分級聯動權屬單位、行業主管部門、應急指揮中心協同處置風險,有效提升風險精準防控水平。
制定配套完善的標準規范體系。建立健全覆蓋工程設計、建設、運行全鏈條的標準規范,編制發布市政基礎設施數據元素、安全韌性城市評價指南、城市基礎設施公共安全監測通用技術規范3個國家標準、1個行業標準以及相關地方標準,形成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全周期標準體系。
此外,形成支撐有力的技術創新能力。支持清華合肥院建成等比例全尺寸綜合埋地管線、多結構類型橋梁安全監測與診斷等實驗平臺,形成較為完善的巨災科學中心科研平臺體系。獲批風險預警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等20余個省部級以上創新平臺,攻克高性能激光傳感芯片等300多項關鍵技術和裝備,加快培育城市生命線安全產業集群。
下一步,安徽將圍繞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以“擴面、提質、增效”為重點,推動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向城市全域延伸,加快技術攻關、產品迭代和產業升級,打造“安徽樣板”。(記者 吳奇)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