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人口出生率降低,城鎮化進程加快等因素的影響,石臺縣中小學出現人員減少、生源“由鄉向城”流動的顯著趨勢,教職工結構性失衡問題逐漸凸顯。為破解教師資源配置不均等問題,石臺縣委編辦以盤活存量、優化結構為抓手,通過深挖農村教育資源潛力,持續提升編制使用效益,為全縣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精準摸底研判,筑牢數據支撐。會同縣教體局全面了解全縣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學科分布、各校在校學生數量等核心數據,結合我縣近五年人口出生率變化,科學預判未來生源變化趨勢,為教師有序流動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
深耕內部挖潛,激活師資流動。針對我縣高中階段教師年齡結構偏大、小學階段教師總量富余,城區高中、初中、小學各階段工作量明顯高于同階段鄉村學校等結構性問題,聯合縣教體局精準施策推動師資合理流動。近兩年共下達石臺中學教育人才引進計劃7名,用于引進高學歷優質教師;通過擇優比選方式從鄉村學校選調37名專任教師到城區中小學任教,有效增強了城區學校師資力量,促進城鄉教育資源互補平衡。
強化制度約束,確保規范運行。出臺《石臺縣2025年中小學教師流動、崗位設置和職稱晉升工作實施方案》,重點解決高中學科師資緊缺、城區中小學師資不足、城鄉師資不均衡等問題,按計劃有序開展教師引進和中小學教師交流工作。努力形成城鄉教育布局基本合理,中小學教師隊伍規模適當,年齡、職稱結構合理,專業化水平較高,中小學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