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委編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統籌機構編制資源,依托“青訴即辦”訴求解決平臺,構建“一個體系強聯動、一支隊伍抓落實、一套機制提質效”市民訴求解決新機制,助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建立一個體系,提升工作整體性、協同性。聚焦解決群眾、市場主體和基層關注的“民生、發展、執法”三類訴求,以“青訴即辦”平臺為主體,按照集約高效原則,加強市、區(市)兩級一體化平臺建設,建立涵蓋“1個市級平臺+10個區(市)平臺”的“1+10”工作體系,形成市級統籌調度、區(市)受理轉辦、相關部門限時辦理工作機制。2024年,共受理各類民生訴求事項近90萬件,93%的事項在區(市)得到解決,85.5%的事項在鎮(街)得到解決,滿意率達98%以上。
建強一支隊伍,提升工作專業性、服務性。聚焦建立統籌、調度、部署、督導“全鏈條”管理模式,整合市政府辦公廳政務服務熱線協調處、政務服務熱線督辦處,設立政務服務熱線辦公室,統一負責12345政務服務熱線和“青訴即辦”數據研判、督辦考核等工作,推動以職能整合加速業務融合。根據工作需要,市級調整設立市民訴求解決推進中心,主要承擔“青訴即辦”平臺建設維護、訴求受理轉辦回訪等公益服務工作;各區(市)結合工作需要,調整優化區(市)民生訴求解決相關機構,完善職能配置、加強專業力量配備、建強工作隊伍,推進建立健全與“10+1”工作體系相匹配的機構職能保障體系。
健全一套機制,提升工作科學性、實效性。堅持數智賦能,建立市民訴求信息共享機制,集成分析各平臺受理的訴求數據,精準分析訴求多發領域和傾向性問題,緊盯基層反映的突出事項,重點研判共性問題,實現訴求融合辦理,推動由“解決一件事”向“解決一類事”轉變。堅持為民導向,建立市民訴求差異化管理機制,分級處置各類型訴求,加強全過程監督,實現“一門對外、一口受理、一網運行、一體評價”。堅持科學高效,建立訴求解決分工定責機制,聚焦教培機構“預付消費”糾紛、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網約車糾紛等重難點,依托“政府職能運行智能監管e平臺”,對訴求承辦單位職責進行分析研判,加強會商協商,杜絕承辦單位相互推諉、訴求長期無人認領等問題。(擬稿人:趙磊)
信息來源:中國機構編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