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走進第三屆科交會現場,仿佛置身于“未來科技實驗室”——四足機器狗靈活穿梭;掃描電子顯微鏡捕捉納米世界;實時生成的AI數字人和觀眾流暢對話;“飛行汽車”能跑還能飛……
在這里,“黑科技”產品扎堆亮相,處處涌動著澎湃的創新動能。這些從實驗室走出的硬核技術,正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生動詮釋著中國科創的澎湃活力。
“飛行汽車”
機器人群跳舞引圍觀
智能裝備:機器“同事”走進現實
展會現場,有一位特殊的“參展嘉賓”——身高一米八、體重60公斤的“啟江二號”人形機器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圍觀。
這款由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全身擁有38個自由度,配備多個視覺感知傳感器、高精度慣性測量單元和高精度六維力傳感器,在“智慧大腦、敏捷小腦、強健肢體”方面表現突出。
“啟江二號不僅是一臺機器,更是未來生活的智能伙伴。”工程師錢鑫泉向記者介紹,“在家庭場景中,它能完成倒水、疊衣物等日常服務,在工業領域,可勝任中控裝配等高精度作業。”目前,該機器人主要面向工業生產和家庭養老兩大應用場景。
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重大科技成果板塊,“機器化學家”小臨,正“手”拿燒杯做實驗。
它是全球首個數據智能驅動的全流程機器化學家平臺。“在實驗室中,機器化學家是材料研發領域的智能科研助手,通過將先進科研方法進行系統化轉化,為企業或科研院所提供科研助力和賦能。”合肥機數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業務經理姚愛華說。
“機器化學家”小臨揮動雙臂,“手”拿燒杯開展實驗
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智能機器“同事”將深度融入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場景,開啟人機協同的新紀元。
市民圍觀警用四足巡檢機器狗
高仿生撲翼機器人
未來交互:虛實交融的數字新世界
在元宇宙嘉年華展區,一場虛實交融的科技盛宴正在上演:觀眾佩戴AR眼鏡即可穿越時空;AI實時生成的數字人栩栩如生;VR大空間里的“恐龍危機”冒險令人心跳加速……這些沉浸式體驗,正在重新定義人與數字世界的交互方式。
元宇宙嘉年華
在元宇宙嘉年華展區,北京元一暢想科技有限公司通過AR技術重現的首鋼園工業場景,讓觀眾得以穿越時空,親歷煉鋼生產的壯觀場面。“戴上AR眼鏡就能一秒穿越首鋼園。很多小朋友可能對首鋼園的歷史不太了解,我們通過這種虛擬仿真的手段,讓更多同學了解整個煉鋼的過程。”該公司商務總監牛靜說。
該公司研發的AIGC圖形引擎平臺,在虛擬場景和數字人創建領域擁有多項首創技術,為中國電信、北京云等三維創作平臺提供核心支撐。
數字人交互大屏
除此之外,在展區內,合肥孿生宇宙的虛擬人創作引擎,支持現場實時生成數字人;安徽海馬云的毫米級數字孿生文旅解決方案,依托實時云渲染技術實現高精度場景復刻;北京虛實科技的AI數字人與上海風語筑的腦波交互設備,突破傳統人機交互界限……
“這次我們從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引進了一些國內領先的元宇宙企業,做了一些大空間沉浸式體驗項目。這些項目實際上對于我們了解元宇宙、進入這個賽道,或者說讓大家有更深刻的體驗,是非常有幫助的。”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文化元宇宙專委會高級專家委員、副秘書長林志明說。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一個更具沉浸感的數字未來已觸手可及。
科大訊飛阿爾法蛋圍棋機器人對弈
精準醫療:國產高端醫療裝備突破創新
“這是我們國產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上海生產,目前已經銷往全球市場。”直觀復星醫療器械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蔣永介紹,該系統由三大核心組件構成:作為“大腦”的影像平臺、進入患者體內的手術器械平臺,以及主刀醫生的操作控制臺。
“醫生通過操作臺的控制手柄,就能精準指揮手術器械完成微創操作。系統具備10倍高清放大功能和手部顫抖濾除技術,所以器械會更加穩定,對于手術來說,可以做到更微創。”蔣永說。目前,這款國產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已在全國完成裝機400余臺,年手術量達到15萬例,國內累計手術量更是突破60萬例。
國產達芬奇手術機器人
有方(合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帶來基于智能驅動快速掃描技術的大視野低劑量乳腺CBCT同樣引人注目。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產品主要用于女性乳腺癌的早期篩查和精準診斷,是國際首臺乳腺癌早篩和乳腺癌診斷功能二合一的新型乳腺CT,專門針對亞洲女性致密型乳腺特點,具有微劑量、高精準、快掃描、短重建、小型化、低成本等特點,能夠填補技術領域空白并替代進口,獲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社發領域立項。
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EH216-S
機器人彈鋼琴
金融賦能:全周期賦能科技企業成長
對于科創企業而言,從實驗室成果轉化到市場化落地,技術研發是核心驅動力,而資金支持則是不可或缺的生命線。
作為安徽省屬企業、金融機構、上市券商,華安證券以“科技投行,伴您成長”為主題在此次科交會上設立專門展區,成為“流量中心”,引人駐足。交互式數據大屏上,一組組動態數據生動彰顯服務成效;燈箱展示區中,一個個真實案例鮮明凸顯機制效能。其中有一組“四、五、六”的數字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這組數據起源于一個‘三’,我們通過‘三投聯動’打造了四大協同機制、五大賦能平臺及六大便捷服務模塊,構建全鏈條金融支持網絡,梯度培育硬科技,全周期陪伴科企成長。”華安證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三投聯動”,即投資引領、投行驅動、研究貫穿。換而言之,就是產業投資給資金、產業投行幫上市、產業投研出主意。華安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科技投行,不僅要為科技型企業注入“金融活水”,更要提供產業研究的“金點子”。長鑫科技、國電高科、康芯威、智象未來等眾多企業在華安的助力下實現了從技術攻關到市場轉化的全周期加速。
機器人揮舞手臂熱舞引圍觀
本屆科交會集中展示了我國在智能裝備制造、人工智能、數字技術、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創新突破,展現出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的發展態勢。這些從實驗室走出的硬核技術,正在各個領域催生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記者 呂文衛 符秀云 程昊)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