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更也;革,變新也。
奮進的安徽,不斷向“新”求變,邁出改革的堅定步伐。
4月22日,省委專題會議召開,一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求變”——會議釋放強烈改革信號。
不論是“持續(xù)推動各項改革往深里走、往實里落”的方向引領,還是“努力在首創(chuàng)性、差異化改革上取得更大突破”的部署要求,或是在會上隨機抽點13項重要改革舉措推進情況,講成效、盤問題、談舉措……這場會議,“改”的氛圍倍感濃厚、“革”的導向尤為鮮明。
習習春風潤江淮,思想的種子破土萌發(fā)。
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考察過程中,對安徽反復叮囑、一再強調的,就是抓改革。“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扎實推進內外貿一體化改革”“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改革一詞,高頻出現,為安徽進一步改革發(fā)展提供了總綱領、總遵循、總指引。殷殷囑托,既是對安徽的期許,更是對未來的領航。
改革之路,亦是向未來探“道”之旅,從來都是實打實、硬碰硬,都是奔著解難題去的。
奮進的安徽,用好關鍵一招,探索推出一大批“小切口、大文章”的改革經驗和創(chuàng)新做法。從“零”開始,深化零基預算改革,以有限的財政投入撬動市場更大力量;推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打破長期面臨的“不好轉”“不敢轉”“不愿轉”的困局,立起全國樣板;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讓“指尖”上的便利惠及千家萬戶、千商萬企;啟動城市社區(qū)嵌入式養(yǎng)老機構建設、醫(yī)養(yǎng)結合改革試點、農村養(yǎng)老政策體系創(chuàng)新實踐等……經濟、科技、服務、民生,樁樁件件改革之舉,向深推進,深得人心。
今天的江淮,堅定不移吃改革飯,在首創(chuàng)性、差異化上求突破,改革之行富含江淮辨識度,不斷為全國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
改革,關鍵要抓住關鍵點,迎著問題上,“改”出成效,“革”出成果。安徽之所以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今年一季度經濟跑出6.2%的新增速,并且創(chuàng)下近3年最好水平,關鍵在于牢牢牽住了改革的“牛鼻子”,用改革破瓶頸、疏“堵點”,打開一片光明前程。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改革的任務艱巨繁重。
眼下的安徽,改革擔子更重,不論是加快推進合肥濱湖科學城實體化改革,還是全面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深入推進“綜合查一次”改革,或是扎實推進政府自身改革……梳理江淮“改革清單”,每一項都是向著“排頭兵”位置的進發(fā),尤需更多首創(chuàng)性差異化改革來支撐。
“跳起來摘桃子”,才能“摘”到更好結果。“要進一步發(fā)揚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解放思想、打開腦洞,突破既有模式、改變傳統(tǒng)打法”……在江淮這片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土上,深化改革一往無前、蹄疾步穩(wěn),不同行業(yè)領域的改革派、實干家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把習近平總書記對改革的部署要求落實落細,掀開全面深化改革新的篇章。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上”“下”合奏,改革創(chuàng)新,砥礪前行,安徽正搶抓機遇“使勁往前趕”!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