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招遠市委編辦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工作導向,聚焦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重點民生領域,調機構優布局、優編制強保障,助力賦能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調優機構,搭建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四梁八柱”。撤銷商業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推動技工學校緊扣黃金產業、半島藍色經濟建設,增設裝備制造等6類專業,提升辦學質量。依托數字化手段精準分析教職工結構,撤銷泉山學校,設立泉山小學、泉山中學,優化學校布局。結合殘疾人口多、需求多樣化等現實情況,針對性設立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推動殘疾人保障事業穩定健康發展。
配強資源,釋放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以部門編制數、空編數等為基礎,統籌分析年齡、專業等指標占比,結合重點產業、重要工作等,建立涉及37個部門(單位),涵蓋532個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崗位的機構編制資源需求清單。針對中小學校“總量超標,結構性缺員”問題,每年按生源數核定教職工編制總量,采取校際調劑、交流輪崗等方式“調多補少”,有效化解城鄉間、學校間、學段間編制配置不均衡矛盾。有序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重塑市屬醫院機構編制職能,搭建市屬醫院為龍頭,19個基層醫療機構、220處一體化村衛生室共同參與的緊密型醫共體,推進醫療服務綜合能力提升。
抓實監管,疏通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堵點卡點”。推進“全面體檢”與“回頭抽檢”相結合,清查違規擠占挪用基層教育衛生領域機構編制資源問題,清退借調基層人員140余名,確保基層教育醫療服務保障規范有力。組建3個小組,對重點民生領域8個部門開展進駐式評估,發現行業監管不到位、人員配備不均衡等問題20余項。針對基層衛生服務力量不足問題,綜合考慮服務人口、區域面積、村居數量等因素,通過公開招考、選派專家等途徑,為基層衛生院補充高層次及緊缺急需人才56名、選派專家100余名。(擬稿人:李東勝)
信息來源:中國機構編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