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北海市深化沿邊臨港產業園區改革,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加強人才引進,全面激發產業園區發展活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完善體制機制。將原有7個產業園區管理機構整合精簡為3個,并將整合后的管理機構規范設置為市委、市政府派出機關。重新印發各產業園區管理機構“三定”規定,厘清園區管理機構與政府(部門)職責邊界。修訂權責清單,剝離園區管理機構社會事務管理職能,進一步強化其招商引資、服務企業等經濟發展主責主業。強化“管委會+平臺公司”運營模式,整合組建9個專業化平臺公司,負責園區開發和運營,布局園區產業鏈等。在各產業園區設立市行政審批局分中心,以“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務護航企業發展。
建立激勵機制。出臺《北海產業園區實行聘任制的實施意見》,明確園區打破“身份壁壘”,變編制管理為崗位管理,對招商、運營等優秀人才實行特崗特聘。印發《北海產業園區薪酬制改革指導意見》等文件,建立“崗位工資+績效獎勵”機制,將員工薪酬與業績掛鉤,實現“能者上、優者獎”,同時進一步打通聘任人員晉升、交流通道,消除干部后顧之憂。
加強人才引進。2024年以來,產業園區主導產業企業共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12人,管理機構及所屬事業單位引進人才35人。北海市與自治區共建產業園區人才編制“周轉池”,用于產業園區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引進,有效增強園區硅科技、海工裝備等產業企業的行業競爭力。同時,出臺《北海產業園區人才周轉事業編制使用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范周轉編制使用管理,提升編制資源使用效益。聚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積極引進相關人才,讓產業園區成為人才聚集地。
信息來源:中國機構編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