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編制實名制系統是機構編制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為進一步提升機構編制數字化管理水平,管好用活實名制數據資源,績溪縣委編辦從日常管理、動態掌握、數據運用三個方面著手,助力機構編制管理更加科學有效。
“嚴”格日常管理,夯實實名制管理“數據庫”。嚴格機構編制數據公開和對外提供的審批及保密審查程序,落實數據保密相關要求,除依法依規必須公開或提供的,原則上不對外部門提供全口徑統計及實名制人員數據。安排專人負責實名制系統日常管理,通過干部職工例會等日常學習的方式,增強經辦人保密意識,保障數據使用安全。要求各單位按月報送在編人員變動月報表,涉及機構編制調整的及時報縣委編辦備案,確保信息更新沿革清晰、基礎數據全面準確,為科學配置機構編制資源提供數據支撐。
“準”確掌握動態,織密實名制管理“一張網”。 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完善數據庫內基本信息,凡涉及新錄用、調動、退休等人員變動事項,明確調整時間、內容、依據文件等,及時記錄在冊,確保信息變更有據可依。結合聯合督查,開展“數據體檢”,對信息更新維護不到位的單位進行督促整改,提升數據質量。以每月工資審核為契機,比對各單位實名制系統信息,形成實名制管理系統閉環。全面加強與組織、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單位的協作配合,按最小化原則開展數據共享,在人員招錄、干部調整等工作中形成合力。
“活”用數據分析,發揮實名制管理“高效用”。以實名制系統數據為依托,強化分析應用,綜合分析全縣整體用編情況、各單位人員結構情況,根據統計分析結果,為機構編制事項調整、重點領域用編進人、人員調動等提供數據支撐。結合本地實際,通過靈活編制儲備和周轉使用等方式,活化運用空編資源,在全縣范圍內統籌調配,將有限的機構編制資源向民生、教育、經濟等重點領域傾斜,保障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優先用編,充實基層專業人才力量。今年以來,全縣教育、衛生領域已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53人。(周思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