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機構編制文書檔案、機關賦碼和事業單位登記專業檔案規范化管理水平,強化機構編制檔案資源庫建設,提高機構編制檔案使用效益,肥西縣委編辦“三個舉措”規范機構編制檔案管理工作。
完善制度提高檔案資料管理。一是強化場地保障。由于辦公場所有限,縣委編辦主要負責人積極對接縣相關部門協調場地,并嚴格按照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配套完成檔案存放場所設施規范。二是建立“同步雙責”工作機制。按照“誰經辦、誰收集、誰負責”原則,對機構編制調整、人員出入編、事業單位登記、機關賦碼等業務工作產生的檔案資料分別落實崗位責任人,做到管業務與管檔案“同步雙責”。
數字轉型提升檔案資源利用。一是規范數字化加工。遵循整理分件、建目錄數據庫、掃描、圖像處理、圖像存儲、數據質檢等工作流程進行紙質文書檔案數字化加工處理。二是建立數字化文件庫。按照文件完整、內容清楚、類別準確的標準組織完善各部門歷史沿革文件數字化資源庫,錄入1984年以來機構編制等歸檔文件22冊,共計22459件,單位歷史沿革一目了然。三是提升用檔效能。優化查檔方式,同步建立紙質歸檔文件目錄和電子目錄,查閱檔案從全文數據庫中直接提取,高效優質快速地滿足查檔需求。
嚴格標準強化檔案基礎保障。一是高標準配備硬件設施。根據《實施條例》要求,對新移交的場所按照“八防”要求配備鐵門鐵窗、空調、除濕機、滅火器、紅外線報警器等基礎設施,滿足檔案科學管理和安全防范的需要。二是高標準配備人員力量。組建分管領導負總責、檔案員牽頭負責、各科室和事業單位業務經辦人協同配合的檔案整理專班,分批分階段對機構編制文書、事業單位登記和機關統一信用代碼賦碼的辦件材料進行集中整理歸檔,確保不漏一件的完成檔案整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