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不歸我們管”“這項業務不是我們辦”“手續不齊備,目前辦不了”……政府部門每一次說“不”,都是在潑一瓢寒心的冷水。企業和群眾“辦不成的事”誰來管?
輕松辦成事,是企業和群眾對政務服務的普遍期待;但面對辦事過程中遇到的“不”,企業和群眾又該怎么辦?近日,安徽省安慶市印發《關于推行說“不”事項提級管理工作的意見(試行)》《安慶市機關首問負責制實施辦法(試行)》,決定在全市范圍內實行說“不”事項提級管理制度,解決首問不負責、簡單說“不”問題,以此提升工作效能、創優營商環境。用提級管理“超常規”手段,彰顯利民便企不說“不”,全力以赴辦成事的答案已然給出。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優化政務服務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支撐。今年一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深入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作出部署。安慶推行說“不”事項提級管理,顯然正是對此的創新落實。
何為說“不”事項提級管理?簡言之就是指各單位在接待企業和群眾等服務對象時,要不說不能辦,多說如何辦,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遇到難以辦理的事項,至少提高一個層級向上一級領導請示報告,按規定予以辦理答復,同時做好跟蹤問效,有效推動事項辦理,確保“辦不成的事”有人管、有人幫、能辦成,確實辦不成的有答復。這也是安徽近年來加快建立高效便捷、優質普惠的經營主體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持續發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的生動注腳。
工作人員簡單粗暴的一句“不”,看似沒什么大不了,實則既傷企業和群眾的心,又損害城市形象和營商環境。而說“不”可以說是久已有之的頑疾。解決“老大難”必須“超常規”,不僅明確更高要求更要拿出保障舉措。設立“效能安慶”投訴平臺,受理、記錄、轉辦、回訪說“不”投訴事項;對落實首問負責制不力、推行說“不”事項提級管理不嚴的典型問題,開展問題倒查,倒逼各單位“把事辦成”。利民便企不說“不”的“超常規”之力肉眼可見。
“善為政者,弊則補之,決則塞之”。獲得感、幸福感從來不是虛無縹緲的,一直都是具體可感的。用提級管理“超常規”力量推動簡單說“不”向能動說“行”轉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必將在每一次辦成事中觸手可及,城市發展同心加油干的動能也將因此而持續集聚。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