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1月24日上午,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安徽大劇院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田云鵬作的《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報告用詳實的數據、生動的案例和有力的舉措,展現了過去一年,全省法院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講政治顧大局、促公正提效率、重自律強隊伍,在全力服務保障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中取得的進展和成就。
數讀法院工作報告
·審結涉黑涉惡案件274件,執行“黑財”6.1億元,農村地區的聚眾斗毆、尋釁滋事犯罪同比下降31.2%。
·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犯罪案件676件758人,對63名行賄人處以刑罰,震懾“圍獵者”。
·審結、執結涉滬蘇浙企業案件4.4萬件,優化跨域立案服務,委托滬蘇浙法院執行事項2.3萬件,服務徽商皖企發展
·牢固樹立“一個案件就是一個營商環境”理念,審結涉企案件42.7萬件
·對8670家企業暫緩查封、凍結、扣押,為1.7萬家企業修復信用。發揮破產拯救功能,府院聯動盤活資產391.3億元。
·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審結案件1.4萬件,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制定服務打造汽車“首位產業”14項舉措,妥善審理涉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等案件。
·服務山水秀美的生態強省建設,審結環境資源案件1.4萬件,其中環境公益訴訟案件673件,4個案例入選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
·加強執行監督,全流程監管執行案款及時發放,提級、交叉執行重大案件267件
·人民群眾訴訟服務業務滿意率位居全國第一,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質效位居全國第二。
·加大對新業態從業者、高校畢業生、企業員工的保護,妥善化解勞動糾紛3.7萬件,依法為2.3萬名農民工追回欠薪5.4億元。
·積極推動訴源治理,發出綜合治理類司法建議374份,采納率100%。
·深化府院聯動,實質化解行政爭議3493件,同比上升18.5%。全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保持100%。
·突出前端管理,著力減少案生案、案生訪,40家中基層法院、55名法官報告分析整改情況,全省法院案件比由2022年的1:1.64降至1:1.5,減少了上訴、申訴、執行等案件11.9萬件。
解讀嘉賓
省人大代表、當涂縣人民法院 副院長周冰一
省人大代表、安徽皖光大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 朱葉
省人大代表、安徽始信律師事務所主任 劉鷹
省人大代表、安徽中天人律師事務所主任 崔愛國
省政協委員、安徽睿正律師事務所名譽主任 安超
2023年,全省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講政治顧大局、促公正提效率、重自律強隊伍,全力服務保障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全年訴至全省法院案件總數229.5萬件。其中,在立案前調解成功64.6萬件、正在調解7.1萬件;進入訴訟程序157.7萬件,法定審限內結案率97.1%。省高院受理訴訟案件1.9萬件。
全省法院如何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如何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1月25日,記者邀請5位代表委員對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進行解讀。
關鍵詞:案件比、案訪比質效分析
報告原文:改進辦案質效考核評價。聚焦實質解紛、案結事了,建立以人民滿意為導向的辦案質效考核體系。抓好案件比、案訪比質效分析,突出前端管理,著力減少案生案、案生訪,40家中基層法院、55名法官報告分析整改情況。全省法院案件比由2022年的1:1.64降至1:1.5,減少了上訴、申訴、執行等案件11.9萬件。
朱葉:改進辦案的質效考核標準,更具科學化。從追求結案率到審限內結案率,案件比、案訪比,這些措施有效地對案件進行前端管理,避免一審甩案件的現象。
劉鷹:去年全省法院改進了辦案質效考核體系,這是采納了很多代表委員的建議,這一改革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基層法院辦案壓力。同時,考核案件比和案訪比,著力減少案生案,案生訪,進一步提高案件辦理質效。
關鍵詞: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
報告原文:深入推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加強訴前調解,與省市場監管局、省工商聯、省中小企業協會等13家單位健全訴調對接機制,匯聚解紛合力。滁州“法院+商會”多元調解的做法在全國調解工作會議上交流經驗。加強訴中調解,19.8萬件進入訴訟程序的案件通過調解消除紛爭。桐城法院“六尺巷六步走”調解法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深化府院聯動,實質化解行政爭議3493件,同比上升18.5%。全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保持100%。
朱葉:三級法院調整思維,積極推動案結事了,將法律觸角朝前端延伸,向末端延展,既有前置調解,也有案后社會問題處理,進一步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效統一結合。
周冰一:加強訴前調解,匯聚解紛合力,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大大提升調解效率,更好服務社會治理的一大舉措,應在全省進一步推廣,同時也應適當加大科技賦能,進而搭建全省一站式數字化訴前調解平臺,進而讓更多民間社會團隊力量被充分調動。
崔愛國:通過實質性化解糾紛,實現案結事了,讓人民群眾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正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司法工作重要指示的具體舉措。辦案質效的提高,也減少了案生案、案生訪,維護了社會穩定,也是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具體體現。
關鍵詞:法治化營商環境
報告原文: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案案都是營商環境”理念,扎實開展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審結涉企案件42.7萬件,讓企業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審結行政協議、行政允諾案件2051件,助力政府履約踐諾。制定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的司法意見,建立企業司法需求快速響應、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院長約見接待企業家等機制。對8670家企業暫緩查封、凍結、扣押,為1.7萬家企業修復信用。發揮破產拯救功能,府院聯動盤活資產391.3億元。天長法院在華盛公司破產重整案中,引入償債資金,助力企業脫困復牌。蕪湖中院在二審階段適用企業合規制度辦理案件,成為全國首例。省高院被評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優秀單位”。
周冰一:從審判實踐角度來看,發展經濟離不開法治,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法治化營商環境。制定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的司法意見,建立落實企業司法需求快速響應、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院長約見接待企業家等機制,發揮破產拯救等功能,體現全省法院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案案都是營商環境”的意識,讓法院工作既有來自法律的威嚴,又有來自法官的溫度,展現了全省法院擔負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排頭兵、主力軍的責任擔當。
劉鷹:去年全省法院堅持能動司法,在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上做了新貢獻,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案案都是營商環境”理念,發揮破產審判職能,利用府院聯動機制拯救破產企業,盤活破產資產,解決企業職工就業和安置問題。另外,全省法院在執行案件中開展惠民暖企行動,充分保障民營經濟發展。
安超: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全省法院不但在全力保障司法公正和審判質量,還在進一步提高審判效率和服務水平,為安徽營商環境作出重大貢獻。省高院工作報告中提到:蕪湖中院在二審階段適用企業合規制度辦理案件,成為全國首例;省高院被評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優秀單位”,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成績。也相信安徽三級法院在以后審判工作中,將更好維護安徽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安徽經濟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推進解決執行難
報告原文:依法加大執行力度,開展“惠民暖企”執行行動,執結案件40.9萬件,執結到位金額712.1億元。加強執行監督,全流程監管執行案款及時發放,提級、交叉執行重大案件267件。亳州中院促成皖湘三家企業執行和解,并達成1.8億元的后續合作項目。
崔愛國:“江淮風暴”執行攻堅行動中,全省法院系統持續加大執行力度,初步形成了執行工作的長效機制。去年,省法院系統開展的“惠民暖企”行動不僅是執行長效機制的延續,更是抓住了執行工作應有要義,也就是以民生福祉、企業發展為導向。同時,執行工作的內部監督也初步形成機制,而且注重促成執行和解和后續合作,值得肯定。(記者 孟一凡)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