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遇到無錫面向海內外公開選調優秀人才(以下簡稱“無錫市選調”)的機會,出生于1994年的江陰姑娘周奕銘一度認為自己沒有機會運用所學知識回報家鄉了。
2020年,這名畢業于倫敦大學學院基礎設施規劃評估與發展專業的高才生在報考國考、省考時犯了難,因為大多數崗位要求的專業與她所學的專業不對口。
而無錫市選調更加包容的專業賽道讓她信心倍增。同時,區別于設崗選才,無錫市選調會根據人選專業背景、綜合特質,“靶向”匹配工作崗位。得益于開放精準的選調政策,周奕銘收獲了心儀的工作,3年來通過掛職等方式在多個崗位鍛煉,目前擔任團江陰市委掛職副書記。
周奕銘只是無錫優化人才戰略布局的一個縮影。自2019年起,無錫面向海內外公開選調優秀青年人才,5年來已擇優選調千名優秀青年人才,其中,95后占79.3%,研究生以上學歷占89.2%,世界排名前50強高校畢業生137人,境外高校畢業生281人。
無錫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高飛表示,為促進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無錫正積極探索人才引育新模式,不斷完善公開選調政策機制、建設特色品牌、涵養成長生態,有力推動干部隊伍向年輕化、專業化、國際化水平躍升,邀請一批有發展潛力、創新活力的優秀青年人才來錫開展體驗式創業就業,凝聚更強發展動能。
用系統化思維擘畫人才“戰略圖”
1994年出生的徐建文是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海洋技術專業的博士研究生。2022年,他通過無錫市選調進入無錫學院軌道交通學院工作。選擇無錫,徐建文主要考慮到眾多科研單位集聚在太湖之濱。
“走向深海,不僅是我個人的夢想,也是眾多無錫科研人才的課題。”徐建文說,自2021年選調起,無錫市委組織部專門針對緊缺型專業人才擴大選擇規模,布局新興產業發展,政府部門的重視讓他充滿信心。
工作后,徐建文也漸漸摸索出自己的深海課題。通過技術手段,他預測漂浮式風力發電機的使用壽命,這項技術也將逐步依托無錫的科研資源完成落地。
這些年來,無錫組織部研判全球人才流動趨勢和國內引才形勢,系統摸排無錫全市重點領域、專業條線、關鍵崗位的人才結構和用人需求,著眼無錫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產業發展需要規劃選調工作,以全市每年300人左右的規模招引儲備,相較于長三角地區同類選調計劃每年40-100人的招錄規模,具有一定優勢。此外,他們按照“發展急需優先、緊缺專業優先、成才崗位優先”的原則,優化選調布局。從2019、2020年不限專業到2021年細化專業分類,再到擴大緊缺型專業人才選調規模,5年來儲備具有城建規劃、經濟金融、數字信息、安全環保等緊缺型專業背景的選調人才498人,實現從“需要什么人才就引育什么人才”向“引育什么人才就帶動什么產業發展”轉變,推動以人才鏈的前瞻布局引領未來新興產業的發展。
持續創新需要好政策釋放更大效能。無錫建立“編制池”,并出臺市級編制周轉使用管理辦法等文件,每年拿出100個左右的專用編制用于專業人才引進安排到急需崗位。
用協同化思維做強人才“引育鏈”
1995年出生的安徽小伙岳云霄是首批無錫市選調的青年人才。2019年,畢業于廈門大學設計學專業的他進入無錫市民政局下屬事業單位工作。
很快,岳云霄提著行李,拎包入住人才公寓。“人才公寓是市委組織部提供的,供選調人才免費居住一年。”
這些年來,無錫為無固定住所的選調人才提供一年免費人才公寓;為適齡單身青年搭建交友平臺,幫助他們安家置業、落地生根;提供生活補貼、租購房補貼。其中,不少選調人才已購買住房或1-2年內有購房計劃,扎根無錫意愿明確。
在無錫市社會福利中心老年托養部,岳云霄利用自己的專業與美術特長,為老年人創作涉及反詐等多個主題的宣傳海報。大爺大媽見到這個多才多藝的小伙子,都說老年托養部開始“青春洋溢”了。
無錫市民政局副局長楊建榮介紹,目前,民政局下屬事業單位共有9名無錫市選調人才,單位根據他們的綜合表現、專業特長和工作需要,逐人明確了精準的培養舉措。
岳云霄的工作表現得到大伙兒認可,工作滿3年后,他成為了市民政局最年輕的95后副科長。
近年來,無錫注重在“賽馬”中“選馬”。2022年,無錫市委出臺了公開選調工作管理辦法,鼓勵用人單位對綜合素質好、發展潛力大的選調人才加強跟蹤培養、壓擔使用,200余人在試用期滿后獲就高定級。
截至目前,近50名選調人才已成長為部門或單位中層副職;40余名獲評中級職稱。打破論資排輩觀念、樹牢實干實績導向,讓選調人才有奔頭更有干勁,此舉也引發了“鯰魚效應”,切實激活年輕干部隊伍的“一池春水”。
從清華園到無錫江陰周莊鎮稷山村的山水村落……1990年出生的南京小伙晏清在土地上尋找靈感。自清華大學政治學專業博士畢業后,不少高校都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他還是堅持要將所學用在基層、用在實處。
2020年,通過無錫市選調,晏清進入無錫市發展改革研究中心發展戰略研究部工作。他很快拿到了無錫市委組織部為選調人才量身定制的培養“大禮包”。
無錫市委組織部不斷細化培養舉措,“組團式”安排專業對口的選調人才到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工作;每年選派優秀選調人才參加青干班和掛職鍛煉,推動選調人才交流輪崗;通過“雙導師制”“無錫青干講習所”“無錫青干”兼職運營團,為選調人才搭建學思踐悟新平臺……
面對多個崗位的掛職選擇,晏清主動提出到鄉村去。去年,他來到稷山村掛職副書記。一到村里,他就發現,稷山村出村的道路是“斷頭路”,村民出村需要繞個大彎子。要想修路,幾戶在道路規劃內的村民就得搬遷。
隨后,他與村主任一起上門做村民工作,實時跟進道路施工情況。2023年年底,這條彎彎繞繞的鄉村土路“被拉直”,成為寬敞的大路。“鄉村的工作讓我更了解基層,補足我的短板。在進行宏觀研究的同時,也要兼顧微觀,心系每一位群眾。”他說。
用共識化思維建優成長“生態圈”
1995年出生的常州小伙兒景松石是2020年的無錫市選調人才。畢業于牛津大學的景松石原本學的是化學專業,進入國聯集團工作后,他開始進行醫藥領域的證券研究。
“這項工作既能發揮到我的專業所學,也讓我‘跨界破圈’,接觸到更新的領域。”一段時間的歷練后,景松石對于證券、金融都有基本的理解。隨后,他被安排前往無錫市工信局掛職。回到國聯集團后,他在總經理助理、戰略發展部等多個部門輪崗鍛煉。
國聯集團黨辦副主任張喬谷評價,這些無錫市選調人才的共性特點是學習能力強。走出校門不久的他們在經歷多崗位歷練后,將自己的所學與集團發展緊密貼合,成為集團儲備的“生力軍”。
這些年來,無錫市委組織部以數據為支撐,繪制公開選調人才“多維度”分布圖。與國內名校和科研院所深化合作,無錫市有關職能部門圍繞市委重點工作任務確定實習項目,每年提供100個左右實習崗位及實習補助,下好選調人才招引的“先手棋”。
此外,他們探索在海外知名學府和科研院所建立選調聯絡站,2021年以來相繼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境外前50強高校等進行IP宣傳、城市宣推。通過宣推,無錫城市美譽度和公開選調吸引力持續提升。隨著選調品牌影響力的擴大,越來越多優秀青年選擇將無錫作為第二故鄉,2024年公開選調吸引超萬名海內外青年報名。
無錫市委組織部還建立了人才“蓄水池”,向未入圍無錫市選調的優秀人才推薦相關工作,讓更多青年在無錫收獲成長,用共識化思維建優成長“生態圈”。
1995年出生的無錫姑娘張笑寒研究生畢業于瑞士的蘇黎世大學。學成歸國后,她也曾就職于世界500強企業。2021年,她選擇回到家鄉。
一開始,張笑寒并沒有被心儀的市屬事業單位選中,可一通電話又讓她又獲得新機會。通過人才“蓄水池”,無錫雪浪小鎮管理委員會向她發出了工作邀請。入職后,雪浪小鎮看中張笑寒的國際化教育背景,安排她參與多起重大招商工作。
2022年12月,張笑寒還隨招商團隊一起奔赴瑞士,在招商工作中擔任翻譯。最終,雪浪小鎮迎來安克諾斯中國區總部的落地。“我感覺這里的工作環境和氛圍都非常棒!”張笑寒說。
張笑寒是無錫讓青年人才能留盡留的一個縮影。據介紹,無錫將當年未入圍的優秀人才推薦到各領域,其中被國企聘用、試用期滿考核優秀的,來年還可再報考公開選調。以2022年為例,先后向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朗新科技等多家本地知名企業推薦優秀人才721名,117名入職駐錫央企、各級開發園區。
今年,無錫也將舉辦公開選調專場招聘會,開出最高年薪達90萬元。下一步,無錫市委組織部將招募一批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來錫創業實踐。(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中國青年報)
信息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