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前,安徽正處于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奮進的安徽,迭代升級,就在分秒之間。以什么樣的姿態逐浪新航程,在奮發有為、主動作為中繪就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時代答卷,需要江淮兒女同題共答。
今年6月,安徽省委召開主題教育專題黨課報告會。在這堂特殊的黨課上,省委書記韓俊向全省各級領導干部發出做到“六破六立”的新考卷。向上的安徽,該如何立意?又該如何破題?如今,我省廣大黨員干部,既有“思想大解放”,更有“行動大突破”,用實干擔當,“破”題“立”意,踐行為民初心,寫好暖心答卷。

俗話說,事在人為。地方發展、行業進步、爭先進位,事事靠人,關鍵在作風。
安徽“六破六立”擂重鼓。在密集的鼓點中尋重音,處處不離對作風的再塑。
要破除碌碌無為、甘于“躺平”的畏難觀念,樹立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的奮斗意識——專題黨課上,“破”與“立”如雷貫耳、擲地有聲、發人深省。
發展之要,關鍵在人,關鍵在各行各業的“領頭羊”、實干家。時下的安徽,實干的力量持續凝聚。從馬不停蹄抓開工,推動全省上下抓招商、推項目、育產業環環相扣;到傾注優勢力量“加碼”創新,讓江淮新動能不斷增強;再到刀刃向內破除制度壁壘,在線辦、上門辦、周末辦等為企為民服務新場景不斷涌現……安徽能級位次之進,深層次是作風之變。我們更加篤定,江淮好“勢”,在于實干,源自作風過硬,背后是一個個扎根各行各業的奮斗者、實干家。
搶潮頭的魚靠拼命。正是靠著“弄潮”精神,安徽多領域才保持著“先行”的狀態,也讓我們更加感知到了江淮力道、安徽潛力。
“躺平”無出路,“躺贏”不可能。置身長三角,不僅要向滬蘇浙學習,還要向全國各地學習,以更強的進取心態、實干姿態,攻堅克難、迎難而上,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的更新篇章。
思想上破冰,作風上變革,行動上才能突圍。發展至今日,江淮優勢已然摸清,但問題和短板往往容易被忽視。發展不夠平衡,城鎮化進程滯后,城市能級落差較大,工業行業規模偏小、附加值偏低,頭部企業偏少,一個個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都需要起而行之,既喊號子又拉纖,卷起袖子直面問題,所作所為解決問題。
船到中流浪更急,一篙松勁退千尋。安徽的未來夢,承載著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的壯闊前景,凝聚著7000萬江淮兒女的共同意志。在連續不斷的新起點上跳高碰頂,必須以更加飽滿的激情積蓄能量,蓄勢彈跳、奮力劃槳。追夢征程上,堅決不“躺平”、不等待、不觀望,以立即干、馬上辦的過硬作風搶抓機遇,積攢厚勢,集中力量打開江淮高質量發展新天地。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