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市委編辦創新挖潛機構編制資源,加大文化、教育、衛生領域編制保障力度,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有力促進了民生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下好資源配置先手棋,推進地方文化事業發展。全市統一安排部署市縣文物局掛牌工作,加強領導職數設置和編制保障,進一步理順文物保護管理機制。設立宣文化研究發展中心,加強對文房四寶等地方特色文化的研究傳承。設立宣城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管理辦公室,統籌新四軍革命歷史等紅色資源整合提升和開發利用,助推皖南紅色資源內涵深度挖掘。
二是出好創新組合拳,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運用幼兒園“管理團隊編制保障法”,重新核定公辦幼兒園編制405名。在北師大宣城實驗學校試點編制使用和人員管理方式創新,探索使用預聘培養模式,強化專業師資力量編制保障。加強職業院校體制機制建設,推動宣城職業技術學院與皖南醫藥衛生學校,市信息工程學校與市高級技工學校融合發展。聯動教育布局調整,動態管理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將農村中小學編制核定標準統一到城市標準。
三是打好改革主動仗,深化編制周轉池制度。在全市14家公立醫院全面建立編制周轉池制度,規范公立醫院周轉池編制使用管理。周轉池制度建立后,共有1682名醫護納入編制內管理,同時聯動職稱崗位、社保領域改革,為穩定公立醫院現有醫護人員隊伍和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堅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