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好 刷新紀錄
盡管2022年12月的汽車數據尚未出爐,但2022年的安徽汽車產量已經注定要創造史上最好水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1月,安徽汽車產量16.16萬輛,位居全國第五,環比增長11.07%,同比增長14.61%。2022年1月至11月,安徽汽車產量160.71萬輛,位居全國第六,同比增長14.10%。
此前,安徽汽車年產量的最高值是2021年的150.3萬輛,其次則是2016年的139.12萬輛。2022年前11個月的產量,已經超過過往的最高年產量。
作為長期以來安徽引以為豪的本土整車品牌,奇瑞對2022年全省汽車產量的亮眼表現貢獻巨大。2022年前10個月,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102.7萬輛,成為安徽第一家年產銷售過百萬輛的汽車企業。2022年1月至11月,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112.7萬輛,同比增長32.6%,創下歷史最好水平,其產能的大部分位于安徽;2022年內海外出口也突破40萬輛,刷新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紀錄。
另一家本土車企江汽集團也表現不俗。2022年1月至11月,江汽集團累計銷量45.75萬輛,其中乘用車27.04萬輛、同比增長19.19%,出口突破10萬輛、同比增長51.25%。
蔚來在2023年1月1日發布2022年交付量數據,全年共交付新車122486輛,同比增長34%。比亞迪合肥基地自2022年6月底首臺量產車下線后,到當年11月底累計產量已超過7萬輛。
安徽在中國汽車產業的版圖中曾長期處于中游,但近年來崛起可謂突飛猛進。2019年、2020年、2021年,安徽的汽車產量分別是77.62萬輛、116.07萬輛、150.3萬輛,增幅顯著高于全國整體水平。
就絕對值來看,在中國汽車產量排行榜上,年產200萬輛是一個門檻。2021年,超過200萬輛的省市有4家,分別是廣東、上海、吉林、湖北,都是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汽車重鎮。隨著近年來的持續增長,安徽汽車年產量距離200萬輛的門檻不斷接近,與中國汽車產業頭部重鎮的差距也不斷縮小。
搶抓機遇 政策“給力”
回顧過去一年安徽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亮眼的表現既得益于行業企業奮力拼搏,也與政府搶抓機遇的積極作為密不可分。
去年上半年,國內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曾因疫情遭遇嚴重沖擊。我省江淮、奇瑞、蔚來、比亞迪、弗迪電池等汽車行業重點企業都受到波及。經信部門依托全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加強溝通協調,對外省整車企業反映的需我省零部件企業復工復產等問題,及時梳理分辦,做好跟蹤反饋。省內健全聯系和辦理機制,暢通省、市、企業之間溝通渠道,對企業需跨省協調事項的信息作出規范,避免因信息誤差導致協調不暢。及時發布國家及省內外保供穩產政策舉措,確保企業迅速知曉,力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政策層面對于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續加大。去年2月,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廳印發《安徽省“十四五”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圍繞汽車產業打造十大重點工程,分別是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建設工程、汽車領域科技創新攻關工程、安徽省汽車技術研究院籌建工程、大眾安徽本地配套工程、奇瑞智能網聯“燈塔工廠”建設工程、汽車產業數字化神經網絡構建工程、車聯網先導區建設工程、特色名片打造工程、外貿出口升級工程、數據共享及融合發展示范工程。
以汽車領域科技創新攻關工程為例,我省將聚焦線控底盤系統開發、電池技術突破、電驅動一體化總成、智能網聯技術創新、基礎能力提升等一系列技術領域,開展科技創新攻關,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圍繞產業鏈配置創新資源,搭建產業上下游創新聯盟,組建協同攻關創新平臺。
省發展改革委去年6月出臺《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提質擴量增效若干政策》,提出支持研發創新、支持招大引強、支持做長做寬產業鏈、支持市場開拓、加大公共領域推廣應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使用生態、加強推廣應用的考核評估等8個方面33條政策。去年12月7日發布的《安徽省碳達峰實施方案》,也對完善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推進充電樁、配套電網建設等作出規定。
后勁充足 未來可期
值得期待的是,安徽汽車產業還有著充足的后勁。盡管去年全省產量的增幅令人印象深刻,但比亞迪、蔚來、大眾安徽等整車龍頭企業尚未“火力全開”,未來仍有著較大增長空間。
比亞迪于1月2日公布了其2022年銷量數據,全年累計銷量186.35萬輛,同比增長208.64%。對于市場需求旺盛的比亞迪而言,當務之急是盡快提升產量。安徽是比亞迪整車和動力電池生產布局的重要區域,比亞迪合肥基地二期項目正在建設,三期項目也已簽約,產能規模將在一期基礎上有進一步提升。
大眾安徽在去年12月7日下線首臺預量產車型,向今年首款新能源車型全面投產邁出關鍵一步。作為安徽新能源汽車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眾安徽項目的進展帶動眾多產業鏈企業集聚發展。截至去年12月上旬,已有260家生產供應商就位,其中有37家供應商是首次來到合肥并在此投資。
蔚來2022年交付量同比增長34%,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這樣的表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但值得注意的是,蔚來在去年12月交付的1.58萬輛新車中,第二代技術平臺ET7、ES7和ET5三款車型交付量占到83%,達到1.3萬輛。這標志著蔚來一、二代平臺車型順利實現市場切換。接下來,隨著合肥新橋工廠產能繼續爬坡,以及EC7、全新ES8等新車型的交付,蔚來的產量及交付量無疑將會有更好的表現。
汽車產業鏈條長,對整體經濟的拉動性強,汽車強則工業強,工業強則經濟強。我省將汽車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萬億產業,《安徽省“十四五”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25年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進展,力爭產值超過1萬億元,生產規模超過300萬輛,出口超過1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超過40%,基本形成純電動為主、插電混合動力為輔、氫燃料示范的發展格局。
抓住百年汽車工業大變革的機遇,鞏固并擴大當前的良好發展勢頭,乘勢而上、換道超車,安徽汽車產業的未來,令人無比期待。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