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蕪經濟開發區是蕪湖市灣沚區“放管服”改革重點發力區域,更是我區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產業集聚重要平臺。為促進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提高開發區行政管理效能,區委編辦根據《關于建立省級以上開發區賦權清單制度的通知》(皖編辦〔2020〕142號)要求,按照“依法合規、應放盡放、權責一致、承接有序”的原則,扎實推進賦權工作,不斷激發開發區內生動力活力,優化營商環境。
聚焦精準賦權,實現有序高效承接。按照“能放則放、應放盡放”的原則,全面梳理賦權需求,結合開發區實際和權責清單動態調整情況,科學制定開發區賦權清單,確定6個區直部門24項行政權力作為第一批事項委托開發區實施。以區政府名義印發《安徽新蕪經濟開發區賦權清單的通知》。此次賦權的24項行政權力中按事項類型劃分,行政許可15項,行政確認2項,其他權力7項;按賦權形式劃分,區發改委、區市場監管局、區商務局共11項事項委托其派駐開發區機構或窗口行使,區住建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城管局共13項事項委托開發區管委會行使。目前賦權清單項目都已完成賦權事項承接工作,城市管理局和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已和新蕪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簽訂委托協議并發布賦權委托公告,啟用行政審批專用2號章,并同步做好人員對接事項,安排業務指導培訓。區直相關單位和開發區建立聯動協調機制,加強對接,力爭“放得好、接得穩”。堅持“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誰行權、誰擔責”,完善權責明確、公開透明、簡約高效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確保事項有效承接、工作高效落實。
聚焦主責主業,優化親商營商環境。新蕪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服務園區企業1000余家,其中規上企業近300家,著力打造“一新一輕一重”產業體系,即航空臨空產業、電子電器及健康生活家電產業和汽車零部件及高端裝備制造業。近年來開發區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宗旨,大膽創新,創優環境、筑巢引鳳,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以企業為中心,以落實企業投資主體地位為目標,著力破解企業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多、耗時長、落地難等問題。積極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努力為企業創新創業提供優質服務。通過下放管理權限,集中、統一辦理企業項目建設、生產運營等方面的行政審批服務,積極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等管理服務升級,提高辦事效率,提升企業的獲得感。
聚焦政務服務,實現園區事園區辦。通過創新服務機制,運用信息化手段,落實“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服務要求,經濟開發區企業服務大廳實行“綜合受理、一站式辦結”服務新模式。按照“前臺一窗服務、后臺各自審批”的方法,實行“一窗受理、并聯審批”,便于企業辦理承諾事項和后續各項證照的審批辦理,實現企業“最多跑一次”。截止2021年6月30日,企業服務大廳辦理用地許可、規劃許可證受理出證32件;完成施工許可證網上審批授權,現場受理審核4件,線上直接生成電子許可證;開發區管委會規建局完成15家企業城市污水排水、22家企業園林綠化、2家企業城市道路、3家企業城市照明行政許可。規劃設計條件確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均可做到當天辦結。企業不動產登記已完成網絡線路搭建,近期即可以在大廳直接受理、出證。目前24項賦權事項除城市垃圾處置為便于統一管理仍由城管局負責審批外,95%涉企審批事項在開發區管委會直接辦理,優化了辦事流程,縮短了辦事時間。從企業開辦、項目立項、竣工驗收、不動產登記均可在企業服務大廳直接辦理或代辦,基本實現“園區的事項園區辦”。
聚焦創新融合,打造體制創新新業態。新蕪開發區管委會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薄弱環境、加快補齊短板,著力理順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深入融合涉企服務改革。將落實省級以上開發區賦權清單改革與開展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政務服務“綜合受理、一站式辦結”改革、互為要素,充分融合。采用“政府定標準,企業作承諾,過程強監督,信用有獎懲”的方式,將工業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由原來251個工作日縮短至目前的除公告外3個工作日,出臺《蕪湖市灣沚區涉企審批(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改革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將與企業經營管理密切相關的市場監管、發改、環保、水務、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城管、供電、供水、燃氣10家區級審批單位39項行政審批和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改革,對項目的前期工作、審批流程等全過程進行流程重構,減少環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企業投資項目制承諾制改革流程,努力從多方面打破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推動改革創新取得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