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通報2021年一季度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情況。安徽自貿試驗區揭牌以來,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要義,改革深入推進,建設成果豐碩。截至今年3月底,安徽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5032家,簽約入駐477個項目,協議引資額3317.76億元。
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項改革任務深入推進,深化改革試驗田作用不斷彰顯。目前正在做好第一批89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事項的下放承接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批制度創新舉措。其中,綜保區外發加工、集團保稅監管、跨境電商集成式孵化、個性化金融、保險服務等制度創新成果已經成效初顯。 “建設洋山港—蕪湖港聯動接卸江海聯運平臺”和“長三角G60環境科技跨區域產業鏈集成創新機制”入選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制度創新案例。
全省“三重一創”產業發展母基金直投股權投資項目2021年(第一批)推薦入庫工作完成,自貿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50個項目全部吸納入庫。第三代半導體、石墨烯相關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完成投資約10億元。加快合肥片區國家級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建設,部省共建“中國聲谷”,創建國家級創新平臺16家,帶動項目投資517億元。推動蕪湖片區 “車—路—云”一體化協同與5G通訊融合,建設輕軌點至工廠區智慧接駁,打造高效的智慧化交通體系。將金融服務積極嵌入蚌埠片區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產業鏈發展和供應鏈環節,為硅基材料企業投放金融支持93.24億元,支持新型顯示、光伏玻璃、特種玻璃產業鏈和泛石英材料產品群“三鏈一群”體系建設;為生物基新材料產業提供金融支持29.64億元,助力建設千噸級聚乳酸纖維生產線。
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成效顯現。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支持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推動跨境電商零售出口(9610)與中歐班列融合發展,開拓“跨境電商+中歐班列”新通道。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 “單一窗口”,截至3月底,中國(安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已有17類項目功能在推廣應用,累計申報量達576.7萬票,貨物申報、空運艙單、運輸工具等主要業務覆蓋率均達到了100%。深化投資領域改革,支持自貿試驗區內重點產業申報 《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簡化自貿試驗區內外商投資項目核準程序,壓縮辦理時限;對引進優勢企業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以及行業領軍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研發機構等給予重點支持。(記者 范克龍)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