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各級行政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綱要》)及我省實施方案,法治政府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政府工作法治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省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把握核心要義,堅持率先突破,牢牢把握法治政府建設的重點任務和目標方向,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線,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
(一)高位推動,頂層設計施工全面發力。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主持召開涉及法治政府建設事項的省政府常務會議33次,其中2次專題聽取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匯報,研究法治政府建設議題79項。修改完善依法行政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法治政府建設成效作為省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重要指標。召開2020年省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實行法治政府建設任務、責任、督察清單式管理。開展全國及我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蒙城縣、天長市、黟縣3個縣(市)入選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項目),入選數量位居全國第六。截至2020年底,我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中明確的152項任務全部完成。
(二)簡政惠民,政府職能轉變加快推進。及時銜接落實2020年國務院決定取消和下放的行政許可事項,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壓減至192項;工商登記后置審批事項壓減至137項,繼續保持長三角地區最少;和2015年1月公布施行的《安徽省省級涉企收費清單》相比,項目總數壓減至90項,降幅47.1%,其中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下降近60%,行政審批前置服務項目收費由80項下降到35項。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實現321項“一件事”全程聯辦。開發上線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關聯全省2.3萬個服務場所、近6000個自助終端、191萬個服務事項,日訪問量約40萬余人次,群眾滿意度達99%,連續3年進入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全國第一方陣。在省級政府中率先施行《安徽省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辦法》。全省實現企業開辦“全程網辦、一日辦結”。深入實施“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全年累計收辦企業困難問題4.11萬個,幫助融資385.67億元,企業對“四送一服”滿意度達97.6%。
(三)因時制宜,制度牽引作用充分發揮。出臺《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行政立法工作的意見》,不斷完善行政立法工作機制。舉辦全省行政立法培訓,首次對設區的市政府規章實施質量評估。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制定《安徽省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條例》等3件地方性法規,修改《安徽省愛國衛生條例》等15件地方性法規;省政府分別制定、修改、廢止規章2部、5部、4部。組織開展優化營商環境、野生動物保護、涉民法典等領域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修改、廢止8部省政府規章、17件省政府規范性文件、374件省級部門規范性文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及時印發《關于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工作方案》,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強化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法治保障、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等7個實施方案。在抗擊特大洪澇災害過程中,精準運用防洪法、防汛條例等法律法規,強化應急處置和責任落實。出臺《安徽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全年開展省政府重大決策事項合法性審查1039件,同比增加7%,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事項、重大決策事項合法性審查率100%;邀請利益相關方和媒體代表2批、18人次列席省政府常務會議。省級收到備案登記審核文件596件,準予備案586件,糾錯率1.7%。
(四)從嚴從硬,行政執法效能顯著增強。組織實施我省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五大領域綜合執法改革,全省設區的市均掛牌組建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嚴厲查處重點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其中,實施環境行政處罰2257件,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2%,優良天數同比提高11.1%;開展食品安全、農資執法打假、知識產權“鐵拳”等專項行動,辦結案件4萬余件,銷毀假冒偽劣商品39萬余件217噸。深入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印發《安徽省行政執法公示辦法》《安徽省執法全過程記錄辦法》。開展公共資源交易管理等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批復同意滁州等7市工作方案。組織開展全省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統一考試,1.6萬余人取得執法資格。
(五)強化監督,行政權力運行持續規范。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省政府文件、會議和督查檢查考核數量同比分別減少15.74%、27.3%和35.7%。加強行政應訴工作,全省行政機關辦理行政應訴案件7784件。全省審計機關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4081個單位,促進增收節支、挽回或者避免損失69.09億元。全省縣、鄉兩級基層政務公開事項目錄編制工作全部完成,實現各事項常態化公開。
(六)解憂紓困,各類矛盾糾紛有效化解。全年全省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審結5967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推進訴調對接、警民聯調、訪調對接等工作機制,商會調解組織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人民調解組織調解糾紛54.2萬件,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加大對殘疾人、軍人軍屬等特殊群體維權服務,辦理法律援助案件9.05萬件。全省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解答13.1萬人次,12348熱線平臺接受咨詢50.5萬人次,網絡平臺辦理業務3.5萬件。全省黨政領導1.5萬人次接訪下訪群眾1.7萬批4萬余人次,解決信訪問題1萬余件,群眾“信、訪、網、電”全部納入網上流轉,網上信訪占比居全國第一。
(七)成風化人,法治氛圍營造更加濃厚。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法治精神。省政府黨組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和黨內法規12次。“七五”普法圓滿收官。全省縣以上黨政機關組織法治講座800余次、參與人數5.2萬人次,各地組織國家工作人員法治培訓8500余次、培訓42萬人次,330個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開展活動1200余次、參與人次達16萬。目前,全省分別建成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建設基地)、群眾性法治文化團體、法治公園(廣場、長廊)829個、852個、2395個,組織開展法治文化活動5000余次。
二、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盡管我省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一是整體工作進展不夠平衡,個別地方、少數部門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少數政府主要負責人在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上還缺乏力度;二是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五大領域綜合行政執法等重點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需要加快推進;三是土地資源、城建拆遷、環境保護等領域執法行為被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被糾錯的比例偏高,等等。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和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的開局之年,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把法治政府建設作為全面依法治省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抓細抓實。一是著力提升立法質效。研究制訂“十四五”期間政府立法項目清單,積極推進重要領域立法,研究新興領域立法,探索開展長三角立法協同工作。加強與實施民法典相關聯的法規規章修改和廢止工作,探索建立省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庫。適時出臺疫情防控、長江“禁捕”、發達鄉鎮行政執法指導意見。二是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善行政執法綜合管理監督平臺,做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公布全省第二批行政裁決基本事項清單。三是增強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質量制定實施“八五”普法規劃。持續開展憲法、民法典和黨內法規宣傳教育活動,推動領導干部上講臺講法治,推動在立法、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過程中實時普法,不斷提升全體公職人員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