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日前,合肥市經開區“區、校、企合作簽約暨學生實習就業上崗儀式”順利舉行。 3所學校與多家重點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校企雙方在合作辦學、訂單培養、生產實訓、工學一體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院校課程設置與企業用人需求無縫對接,學生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有效銜接,提高學生就業成功率。過去的一年里,我省主動應對經濟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就業轉型,城鄉就業局勢持續保持穩定。來自省人社廳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8.2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3.7%,同比增長2%;2017年1月至11月,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6.11%,同比增長0.34個百分點。
新增就業繼續增長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為了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僅合肥市全年投入就業專項資金就超過5億元,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3.97萬人,創歷年新高,登記失業率2.86%。
據悉,合肥市以“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通過經濟增長和招商引資擴大就業,扶企穩崗穩定就業,就業援助幫扶就業等多項措施,促進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總量再創新高。同時,完善市、縣(區)、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四級網絡管理平臺,對就業創業施行實名制管理。 2017年,我省不斷優化公共就業服務,強化大數據支撐,讓百姓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建成“陽光就業”網,46項業務實現網上辦理,并入駐支付寶城市服務和微信小程序,開創“移動互聯+就業”新模式。 2017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8.2萬人,同比增長2%。
就業脫貧更加給力
對于貧困者來說,實現就業無疑是“雪中送炭”,也是脫貧的有效途徑。就業扶貧驛站集就業扶貧車間、電商服務中心、公共就業服務和社保中心于一體,是我省的創新舉措。據悉,就業扶貧車間破解年齡偏大等導致的出村“就業難”和縣域內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招工難”;電商服務中心解決貧困勞動者生產的優質農產品銷路問題;公共就業服務和社保中心解決偏遠鄉村貧困勞動者就業、社保服務問題,暢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截至2017年11月底,全省共建設就業扶貧驛站958個,吸納貧困勞動者1.13萬人。 合肥市以8000萬元專項資金,綜合運用各類獎補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吸納貧困勞動者就業。全市累計有23551名貧困勞動者實現就業,其中通過幫扶實現就業7960人,并已組建扶貧基地205家,就業扶貧驛站27個。
創新創業項目井噴
2015年合肥市成功入選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去年8月,“合肥市青年創業園”被認定為最高級別——工業設計類A級2類創業園,并獲得省里1000萬元的以獎代補資金。目前,合肥市已建成各類創業創新基地59個,累計創辦各類創業組織(實體)1.5萬個,吸納就業12.6萬人。 2017年,我省實施“創業江淮”行動計劃,統籌推進青年創業、農民工返鄉創業等“八大工程”。創新創業擔保貸款“整貸直發”模式,試點“社保貸”,擴大個人和企業貸款額度;建立青年創業引導資金池;建成青年創業園14個、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61個,提升省級農民工創業園350個。月均新增市場主體5萬多個,創新創業項目井噴,而且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明顯。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