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案件偵查員、犯罪嫌疑人辯護律師的意見,依據該案的社會危害性和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惡性,依法對3名犯罪嫌疑人作出逮捕決定。 ”去年12月8日,合肥市蜀山區檢察院就一起團伙盜竊案件召開審查逮捕聽證會。聽證會參照庭審制度,由檢察官居中主持,在聽取了案件各方意見后,檢察官當場宣布對犯罪嫌疑人批準逮捕,并就批捕理由進行了闡釋。
逮捕案件訴訟化審查,是我省檢察機關進一步深化檢務公開,規范司法行為的一項改革試點內容。5年來,省檢察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聚焦問題,持續發力,規范司法行為取得明顯成效,辦案質量穩步提升,檢察核心業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開展專項活動,推動規范建設。針對自身辦案的突出問題,省檢察院每年開展一次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活動,先后開展了“基層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年”、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整治和“規范司法行為深化年”等活動,既抓問題整改,又抓嚴肅問責,更抓長效機制,初步形成了規范司法新常態。在全省檢察機關案件質量評查中,發現問題數、不服檢察機關處理決定申訴案件數、申請檢察環節國家賠償案件數均大幅下降,辦案質效、司法公信力明顯提升。
完善執法辦案程序,預防執法不規范。省檢察院堅持從關鍵部門、關鍵崗位、關鍵環節抓起,全面修訂業務流程,先后制定相關制度30多項,統一執法尺度,強化制度約束。制定舉報線索管理細則,規范舉報線索辦理機制,防止有案不辦、壓案不查、選擇性執法;制定規范使用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強制措施、保障律師會見權、規范同步錄音錄像等制度,進一步規范行使偵查權,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利;制定扣押、凍結財物執行程序,堅決糾正違法扣押、違規使用扣押財物等問題;在全國檢察機關率先建立查辦職務犯罪案件執法監督員制度,對職務犯罪案件偵查活動實時全程監督,切實把偵查權關進制度籠子……
以司法改革為契機,完善公正司法機制。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全省首批3203名員額內檢察官和1975名檢察官助理順利遴選產生,分類管理基本落實到位,檢察隊伍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顯著提升。制定員額內檢察官動態管理辦法,對辦案數量或質量不達標的員額檢察官,視具體情況給予退出員額等6種不同方式的處理,并堅持入額院領導帶頭辦案,促進辦案質效的提高。制定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指導意見,細化辦案權力清單,明確檢察官、主任檢察官、部門負責人、分管檢察長和檢察長職權范圍,推動形成權責明晰、制約有力、運行高效的檢察權運行機制。突出檢察官辦案主體地位,做到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
加大檢務公開力度,接受社會力量監督。全面運行案件信息公開系統,對法律文書、重要案件信息進行公開和發布。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省檢察院會同省司法廳出臺人民監督員改革實施方案,完善人民監督員的選任方式,拓展其監督范圍。接受媒體監督,建立覆蓋三級檢察院的新聞發言人制度,認真傾聽媒體聲音,及時回應媒體關切,形成推進規范司法的社會合力。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促進規范用權。省檢察院部署開展“檢察開放日”、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看規范、評規范”活動,以及千名代表委員旁聽百場職務犯罪案件庭審、千名代表委員走進百個檢察院的“雙千雙百”活動,并主動邀請人大代表視察檢察工作,參加案件評查、檢務督查、案例研討、專項檢察及案件公開審查等活動,有效保障代表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2013年以來,全省130個檢察院共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489次,累計邀請各級人大代表走進檢察機關6600多人次;邀請330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旁聽職務犯罪案件庭審300多場;在辦案質量評查、檢務督查、專項檢察以及案件公開審查活動中,先后邀請880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參與其中,切實提高了司法行為的透明度。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