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省編辦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省編委關于加強機構編制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深化改革、創新管理的實際需要,堅持“轉思路、轉方式、轉作風”,積極推動“互聯網+”與機構編制工作的深度融合,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著力提高機構編制管理服務效能,以構建互聯網+機構編制管理服務新模式,推動機構編制工作轉型發展。
2015年3月中央編辦張紀南主任來安徽省編辦調研機構編制實名制信息平臺建設
一、主要做法
(一)優化升級“大數據”平臺。2015年以來,根據機構編制管理需要,省編辦依托機構編制核查成果,對照機構編制統計要求,實施“四庫合一”,整合安徽省機構編制信息系統、機構編制核查數據庫、機構編制統計數據庫、工資統發數據庫,打造“安徽省機構編制實名制系統”,通過機構編制管理“大數據”,構建高效便捷、互聯互通、多級聯動、安全可控的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工作平臺。優化整合管理流程,開發功能模塊,集成服務功能,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將實名制管理業務流程固化,精簡優化辦事流程,實現業務工作流程再造,推進機構編制管理方式改革創新。初步實現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審核和用編、入職、工資統發等機構編制管理事項“數據跑腿”。
(二)傾力打造“全覆蓋”服務模式。依托整合升級后的安徽省機構編制實名制信息系統,堅持“三個全覆蓋”,在省直單位全面推行實名制管理業務網上辦理。一是管理范圍“全覆蓋”。除按規定不實行實名制管理的有關機構外,省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法院、檢察院、民主黨派等機關,群眾團體機關,黨委、政府直屬事業單位,以及垂直管理機構、所屬事業單位,其他納入機構編制管理范圍的單位均全面推行實名制管理業務網上辦理。二是業務范疇“全覆蓋”。機關事業單位因錄用、聘用、聘任、調配和安置人員使用編制,選拔任用領導干部使用領導職數及工資統發等實名制管理業務范疇,均通過機構編制實名制信息系統實現。三是信息管理“全覆蓋”。機關事業單位實名制管理業務均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向省編辦在線申報,所有涉及文書檔案均以“掃描件”方式上傳實名制系統,并與機構、人員的變動實行一一關聯、全程存檔;相關業務核準后,系統生成加蓋“編制審核專用章”電子印章的核準單回復申報單位并同時抄送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和省財政廳,從而實現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業務全程信息化處理,無紙化辦公。同時,在系統內整合了郵件信息功能,用于工作交流、答疑解惑,進一步便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使用系統辦理相關工作業務。
(三)努力提供“零距離”優質服務。推行實名制管理業務網上辦理,實現信息化處理,無紙化辦公,“讓數據多跑腿、讓干部少跑路”,真正實現了服務機關事業單位“零距離”。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足不出戶”便可備齊相關材料,提出業務申請,跟進工作進程,辦結工作事項;機構編制干部“點擊鼠標”就能輕松辦理實名制管理工作業務,實時掌握機構編制資源配置現狀,切實解決了傳統方式中材料難齊、手續繁瑣、反復溝通、多頭報送、出錯率高等問題,有效提高機構編制管理服務水平。
二、主要成效
推行實名制管理業務網上辦理,創新了工作思路,轉變了工作方式,改進了工作作風,提升了工作效能,充分發揮了信息化在機構編制管理中的支持作用,使“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管理手段與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實務深度融合,實現了管理業務的科學再造,有效助推互聯網+機構編制管理服務模式和“機構編制大數據”工作平臺構建,推動機構編制工作由“信息化”向“智慧化”轉變,優化機構編制資源配置,從而推進政府治理的現代化發展。
(一)工作作風有效改進。推行實名制管理業務網上辦理,進一步凸顯了機構編制部門服務意識,切實推動了機構編制部門轉變工作作風、角色重新定位。在工作中,堅持既當管理者,又當服務者,將管理植根服務之中,變靜態的、被動式管理為動態的、服務式管理,強化服務功能;堅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換位服務對象,體會辦事難處,從而推動服務工作提質增效。
(二)工作效能顯著提升。推行實名制管理業務網上辦理,進一步明晰了業務辦理責任人和工作時限,有力推進崗位責任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等制度落實,凡符合政策規定,確保按時按規辦理;對因客觀原因不能及時辦理的,說明原因及辦理期限;不符合政策規定的,做好解釋工作。同時,實行網上辦理后,用編單位和機構編制部門均實時同步掌握申報單位可用編制、職數情況,有效減少溝通確認環節,大大縮短工作周期。
(三)職責履行陽光規范。推行實名制管理業務網上辦理,將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業務辦理曬在“網絡上”、“陽光下”,促進了機構編制管理工作的公開化、透明化,便于接受公眾和社會監督,增強工作透明度,提升群眾公信力,有效促進機構編制部門自身廉政建設,從而打造“陽光編制”,推動機構編制規范管理。
(四)信息共享更加智慧。推行實名制管理業務網上辦理,進一步密切組織、編制、財政、人社部門間協同配合機制,有效實現管理流程無縫對接,初步構建部門間管理數據“實時共享”工作機制。下一步,省編辦將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努力搭建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加強數據共享,消除“信息孤島”,進而實現業務匯聚和協同配合,讓互聯網+機構編制管理提供更智慧的優質服務。
三、主要啟示
推行實名制管理業務網上辦理,實行互聯網+機構編制管理服務新模式,是機構編制信息化管理的有益探索,推動了機構編制管理的改革創新,有效提升了機構編制管理水平和服務效能。
(一)敢于直面問題是提升服務效能的內在動力。伴隨改革的不斷深入,機構編制部門就必須敢于正視問題、敢于“刀刃向內”,從自身出發,對自己下手,減少管理環節,轉變管理方式,科學重塑管理流程,優化整合管理手段,有效提升機構編制管理服務效能。
(二)勇于改革創新是提升服務效能的力量源泉。充分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等新興技術手段,創新管理理念,將實名制管理實務數據化、在線化,實現扁平式、動態化的管理,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手段,使機構編制管理數據“留痕”,實現有據可查、實時監測和動態管理,進而有效提升機構編制管理服務效能。
(三)堅持優質服務是提升服務效能的不懈追求。切實做好機構編制信息系統的數據管理、日常維護工作,凡涉及機構變動、編制調整、人員增減等情況,第一時間辦理變動手續并及時更新數據,實現對全省機構編制和人員實時掌握、動態監控。貫徹落實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把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貫穿于互聯網+機構編制管理服務新模式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節,拓展服務渠道,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2015年3月中央編辦田玉萍司長在銅陵市調研機構編制實名制信息系統應用情況
2017年3月編辦郭本純主任在天長市調研
2016月12月安徽省編辦周勤副主任在中央和國家機關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動員培訓會上介紹安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