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省長、省編委主任李國英主持召開省編委會,明確提出,要突出工作站位,更加注重對標聚焦看齊,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把機構編制工作重心由管機構、管編制,更多地轉移到管理政府職能上來,構建以職能轉變為引領、以組織機構優化和編制管理創新為雙輪驅動的機構編制工作新格局,以機構編制管理現代化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進而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李國英指出,近年來,省編辦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對標看齊中央要求,積極創新思路,狠抓工作落實,推動機構編制工作由審批事務型向制度服務型轉變、由簡單增量型向活化存量資源管理型轉變;堅持系統性思維、體系化設計,圍繞“放”在全國率先建立權責清單,圍繞“管”創新“1+X”權力運行監管制度,圍繞“服”探索建立公共服務清單和行政權力中介服務清單;探索建立“省級統籌、重點保障、動態調整、周轉使用”的編制周轉池,為主動服務重點領域發展提供“送編上門”式新型服務,有效破解傳統機構編制管理“管而不活”的難題,為機構編制管理創新提供了制度性方案。機構編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改革經驗全國推廣復制走在前列、管理創新管用有效闖出新路,值得充分肯定。
李國英強調,機構編制工作的實質就是為促進和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調整生產關系。生產力發展是第一位的,這是大方向、大邏輯。要突出管住用活,更加注重機構編制服務保障作用,機構編制工作要“動起來”“活起來”,按照中央關于“控制總量、盤活存量,提高使用效益”的要求,主動前置服務,積極創新挖潛,推進編制供給方式改革,善于變靜為動,堵疏結合,主動出擊,善當“主攻手”。要堅守“底線意識”“紅線意識”,把“瘦身”與“健身”結合起來,妥善處理機構編制嚴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特別是機構編制要與組織、人社、財政等部門大力協作、積極配合,完善機構編制大數據平臺,推動資源合理流動,對職能任務不飽滿的單位,大力實行“調、控、減”。
李國英要求,要突出創新突破,更加注重改革措施落地生效,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抓好權責清單優化升級和運行監管,全面推行兩個新型服務清單,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已經明確的司法體制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群團改革等,創新開發區管理體制,深化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協調推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相關行業體制改革;積極開展重大改革問題前瞻性研究,加大對下一步深化改革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方法步驟的預研和謀劃;在本科院校全面推行周轉池制度,在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加快試點步伐,真正建成階段性與長期性結合、定編與用編相分離、流動性與穩定性相統一的編制動態調整機制。機構編制服務保障,要主動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積極跟進滲透,動態研究發展動向,及時調整供給方式,努力為“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機構編制保障。
